113 |
施舜升 |
非營利組織募款策略之探討- 以基督教某神學院為例
|
黃浩然 |
113 |
鄧惠中 |
方濟的僕人式領導對方濟獻身團體的啟發
|
黃浩然 |
113 |
田智賢 |
讓年輕不一YOUNG:影響青年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因素—以宗教型非營利組織為例
|
黃浩然 |
113 |
曾純娟 |
平溪長照現況議題與策略研究
|
黃浩然 |
113 |
楊越涵 |
第三文化孩童成長歷程的挑戰
|
黃浩然 |
113 |
鄭美玲 |
托嬰中心服務品質之探討
|
黃浩然 |
113 |
黃木擇 |
探討非營利組織之知識管理:以伊甸基金會「專業服務平台」為例
|
黃浩然 |
113 |
柯惠鈞 |
從營利組織轉職至非營利組織員工之留任意願影響因素探討
|
黃浩然 |
113 |
李錦毅 |
退伍軍人職涯轉換與再就業之職業發展歷程研究─以空軍飛行員轉職民航機師為例
|
林耀南 |
113 |
李慧貞 |
公益募資平台經營模式之個案研究
|
李禮孟 |
113 |
趙貞媛 |
身心障礙手足逆境經驗與復原力之研究
|
黃浩然 |
113 |
巫俊宏 |
服務創新、口碑效應、心流體驗、同理心及體驗價值之相互關連性影響-以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為例
|
林耀南 |
113 |
林于瑄 |
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對音樂藝術工作者的影響:以古典音樂人為探索對象
|
吳宗昇 |
113 |
李杰嶸 |
手足情懷:從身障家屬走向助人工作者的生命歷程故事
|
丁興祥 |
113 |
劉正凱 |
摘下社會影響下自我定義的標籤:一位NPO助人工作者的自我敘說
|
丁興祥 |
113 |
李婷婷 |
回家:一位NPO助人工作者視框挪移下家庭關係轉化的自我敘說
|
丁興祥 |
113 |
簡美婷 |
找回那個「恰北北」的自己﹔一位NPO工作者的自我敘事
|
丁興祥 |
112 |
王校華 |
探討宗教型非營利組織之募款—以天主教神學院為例
|
黃浩然 |
112 |
陳識羽 |
殘荷共倚枝:一位身障者從幻想走向現實的辨識與行動
|
丁興祥 |
112 |
許只薇 |
僕人領導、知覺主管支持、心理契約、組織信任與悲憫疲憊之關聯性研究-以信仰型非營利組織為例
|
林耀南 |
112 |
廖美枝 |
視障者友善職場樣貌的實踐~一位視障者家屬擔任主管之生命敘說
|
張慈宜 |
112 |
林振仕 |
非屆齡退休人力運用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—以警察人員為例
|
劉一龍 |
112 |
彭惠玲 |
《去有風的地方》: 從行動者網絡看電視劇中的地方創生
|
吳宗昇 |
112 |
連雅婷 |
打破社會框架:重新書寫一位女性的生命腳本
|
丁興祥 |
111 |
林文善 |
破框:舊我與新我螺旋前行的行動研究
|
田淑蘭 |
111 |
張淑惠 |
正念、工作壓力、心理賦權、幸福感 與團隊凝聚力之關聯性研究
|
林耀南 |
111 |
吳培瑄 |
社會影響力債券可行嗎?一個台灣無家者生命重建的案例分析
|
吳宗昇 |
111 |
吳俐儀 |
探討企業員工之工作倦怠、個人成長主動性及員工協助方案對員工幸福感與組織承諾之影響
|
李禮孟 |
111 |
林麗足 |
國小代理代課教師之教學創新與職涯規畫之社群互動探討
|
林耀南 |
111 |
陳慧瑩 |
延攬企業主管擔任非營利組織董事之研究:以國內兩基金會為例
|
吳宗昇 |
110 |
楊順昌 |
應用計畫性行為理論探討空軍官兵至福利營站消費行為意向之研究
|
黃浩然 |
110 |
陳宇馨 |
不同型態居家護理所經營模式分析-合作夥伴資源整合觀點
|
黃浩然 |
110 |
鍾莉莉 |
社工在社福機構募款社會認同之研究
|
黃浩然 |
110 |
劉家芸 |
從「竹筒歲月」到「一指積善」的募捐模式 ─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作為個案研究
|
黃浩然 |
110 |
陳盈璇 |
表演藝術非營利組織營運困境之探究—以一個中型合唱團為例
|
張慈宜 |
110 |
李淑玫 |
助人專業督導歷程的反思、對話與實踐
|
吳宗昇 |
110 |
李弘翊 |
兒少安置機構之行銷應用-以桃園市兒少安置機構為例
|
黃浩然 |
110 |
林儀芬 |
深入人心:失智症篩檢廣告之因素分析
|
李禮孟 |
110 |
黃雅婷 |
非營利組織形成與政府的關係:以中國大陸為例
|
吳宗昇 |
110 |
楊豐瑜 |
人生逆轉契機─以社會投資報酬看N市街友輔導個案社會成效
|
吳宗昇 |
110 |
柯清陽 |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齡關懷多元策略之探討
|
黃浩然 |
110 |
李昂鍵 |
基層消防幹部領導風格、組織氛圍與消防人員工作壓力之關係:以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隊為例
|
黃浩然 |
109 |
宗嘉玲 |
一位非營利組織女性管理者的壓力與支持之自我敘說分析
|
蘇景輝 |
109 |
劉寄萍 |
非營利組織接班人計畫之初探
|
林耀南 |
109 |
杜文靖 |
台灣自願無償捐血運動推動之探討
|
黃浩然 |
109 |
游佳恩 |
探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奉獻主日之募款-以神學院為例
|
黃浩然 |
109 |
蔡聖恩 |
與「偏差」同行-一個高職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與歷程實踐
|
張慈宜 |
109 |
黃明雅 |
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主管留任相關因素探討
|
李禮孟 |
109 |
林義學 |
非營利組織員工協助方案之紓壓管理藝術治療團體介入效益探討
|
郭登聰 |
109 |
蔡珺蕾 |
逃離後的靠近- 一個返鄉NPO工作者的成長歷程探究
|
張慈宜 |
109 |
許恒裕 |
使命願景對員工留任之影響~以基督信仰型非營利組織為例
|
黃浩然 |
108 |
李坤全 |
中年危機、工作不安全感、工作倦怠、復原力與自我效能之關聯性研究
|
林耀南 |
108 |
林以哲 |
身心障礙機構管理系統之使用性評估研究
|
黃浩然 |
108 |
徐家馴 |
重度身心障礙患者生活品質探討—以愛德養護中心為例
|
劉一龍 |
108 |
鄭順意 |
青年志工投入志願服務影響因素探討-以宗教非營利組織為例
|
劉一龍 |
108 |
楊淑靜 |
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之互動關係-以T市遊民服務為例
|
劉一龍 |
108 |
林郁婕 |
影響境外學生來台灣求學因素之探討 -以新南向東協國家學生為例
|
劉一龍 |
108 |
莊昌儒 |
親子館服務與幼兒照顧者需求調查研究-以臺北市公辦民營親子館為例
|
劉一龍 |
108 |
王嘉琳 |
非營利組織之充權與倡議探討-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為例
|
周宗穎 |
107 |
蔡時瑄 |
探討志願服務機構 志工管理者與志工之互動關係 ─以財團法人「張老師」基金會為例
|
李禮孟 |
107 |
黃琳惠 |
集力照顧老大人── 我參與社區中的聯合餐食服務歷程
|
羅秀華 |
107 |
陳麗卿 |
以服務為核心的福傳- 以聖瑪爾大女修會社會服務工作為例
|
黃浩然 |
107 |
郭又禎 |
跨組織合作關鍵要素分析:以「美麗台灣關懷協會」為例
|
李禮孟 |
107 |
陳又慈 |
一位勞動階級出身高職女教師之自我民族誌
|
張慈宜 |
107 |
林淑真 |
蓋棺、還魂,破地而出—— 與「中離生」們偕行的行動研究
|
張慈宜 |
107 |
陳玉霖 |
核心能力讓企業社會責任邁向企業永續—以國泰金控為例
|
黃浩然 |
107 |
原道弘 |
服務創新對產品涉入、知覺風險、知覺價值及對藥師信任度之影響-以社區藥局為例
|
林耀南 |
107 |
戴宜瑄 |
綑綁與解放:青年女教師在技職教育田野中的行動與反映
|
張慈宜 |
107 |
嚴佳玲 |
非營利組織推動不動產仲裁之探討—以中華不動產仲裁協會為例
|
黃浩然 |
107 |
關杰玲 |
探討企業基金會關懷偏鄉部落成效:以東森慈善基金會「愛的早餐」方案為例
|
黃浩然 |
107 |
黃舒怡 |
一個非營利工作者的組織承諾之自我敘說分析
|
蘇景輝 |
107 |
陳志明 |
佛教非營利組織訪視志工傳承之研究─以佛教慈濟基金會為例
|
黃浩然 |
107 |
蔣玉麟 |
我國2016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內容分析
|
黃浩然 |
107 |
曾淑莉 |
共好的實踐—從行動者網絡理論探究有機茶分級評選歷程
|
李禮孟 |
107 |
李朝真 |
定期契約工作者的生涯因應—以生技醫藥型研究助理為例
|
張慈宜 |
107 |
呂云婷 |
非營利組織高階主管如何兼顧工作與學業 : 幸福感之觀點
|
李禮孟 |
107 |
郭瑤萍 |
山重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─也思服務學習協會的創辦歷程與展望
|
張慈宜 |
107 |
張義發 |
受助者轉變為助人者之角色經驗探討-以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家屬為例
|
黃浩然 |
106 |
廖怡珊 |
探討原住民部落文化健康站服務績效分析-以某縣部 落長者參與觀點為例
|
劉一龍 |
106 |
辜世芳 |
面對非營利組織事業化推動組織變革-以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為例
|
郭登聰 |
106 |
莊美琇 |
探討安寧緩和醫療推動家屬的認知
|
黃浩然 |
106 |
石明理 |
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募款策略探討~以台灣神學院為例
|
黃浩然 |
106 |
胡鳳蘭 |
癌症希望基金會個人捐款募款現況檢視和策略發展之行動研究
|
李禮孟 |
106 |
鄭雯文 |
建構公部門執行環境教育之績效指標-以高鐵局辦理台南水雉教育生態園區教育訓練為例
|
黃浩然 |
106 |
林龍森 |
企業型基金會進行社區據點聽力照顧成效之研究以「財團法人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」為例
|
黃浩然 |
106 |
林景雅 |
為什麼台灣非營利組織不幽默?
|
黃浩然 |
106 |
李昆穎 |
基金會帶動企業南向為基礎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策略-以中租青年展望基金會為例
|
李禮孟 |
106 |
趙美虹 |
補習班學生參加服務學習方案之研究
|
劉一龍 |
106 |
張以昌 |
組織公平、組織信任、心理資本、心理契約與職家衝突之關聯性研究-以台北捷運公司為例
|
林耀南 |
106 |
劉景麗 |
非營利組織轉型社會企業之探討-以國際志願服務個案為例
|
林耀南 |
106 |
梁美儀 |
視障服務組織管理者如何領導視障員工
|
蘇景輝 |
106 |
陳怡如 |
工作情境對慢性精神疾病個案療癒之影響
|
周宗穎 |
106 |
楊祥鑫 |
庇護工場社會企業化探討-以喜憨兒與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
|
黃浩然 |
106 |
王誌培 |
獨居老人到宅服務方案滿意度評估 -以華山基金會為例
|
劉一龍 |
106 |
穆希聖 |
重塑遣使會 (遣使會組織結構批判性分析基於弗雷德里克•拉盧克斯的觀點)
|
黃浩然 |
106 |
鍾榕榕 |
服務型身心障礙組織變遷歷程探討 -以心路基金會為例
|
黃浩然 |
106 |
張于瑩 |
法人科技專案資源配置與產業效益之研究—以製造業為例
|
劉一龍 |
106 |
朱芳薇 |
國際人力資源培訓品質提升-以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際人力培訓研習班計畫為例
|
李禮孟 |
105 |
吳駿飛 |
影響募款工作者執行募款工作相關因素之探討
|
張慈宜 |
105 |
鍾慧茹 |
非營利組織辦理課後照顧之成效評估:以伊甸基金會象圈工程計畫為例
|
劉一龍 |
105 |
陳貞吟 |
砌回記憶中的家—日光小林社區災後自主重建歷程之探討
|
李禮孟 |
105 |
王獻宗 |
非營利組織領導者採用行動通訊應用需求──以基督教團體為例
|
黃浩然 |
105 |
詹家祥 |
職場靈性、工作敬業心、正念、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—以天主教組織為例
|
林耀南 |
105 |
施夙真 |
非營利組織女性領導者正念、組織承諾、心理資本、魅力領導與創新行為之關聯性研究
|
林耀南 |
105 |
鄭維中 |
非營利組織彌補社會保障不足-以財團法人國軍暨家屬扶助基金會扶助國軍官兵為例
|
黃浩然 |
105 |
邱詩云 |
環保倡議型非營利組織志工之社會網絡協力分析-以新北市環保局水漾濕地志工團為例
|
黃浩然 |
105 |
郭儆承 |
信仰型非營利組織靈性管理對人力資源發展之影響-以基督信仰型非營利組織為例
|
黃浩然 |
105 |
林宗儒 |
長期照顧服務法對於非營利組織推動長照服務之研究
|
郭登聰 |
105 |
吳玟樺 |
非營利組織內部創業之研究─以社團法人華人磐石領袖協會為例
|
李禮孟 |
104 |
莊宛蒨 |
以品牌概念地圖探討基督教兒童音樂行銷
|
黃浩然 |
104 |
陳彥君 |
非營利組織服務專案設計與組織知名度─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行動研究案例
|
胡哲生 |
104 |
趙健伶 |
長期照顧機構員工組織承諾之探討
|
李禮孟 |
104 |
陳佩羚 |
知覺主管支持對女性員工之遭受職場霸凌行為、工作不安全感與情緒耗竭之影響—以非營利組織為例
|
林耀南 |
104 |
林湘雅 |
探索信仰型非營利組織之組織文化:以天主教仁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
|
李禮孟 |
104 |
江杰霖 |
青年志工之心理資本、感恩、團隊凝聚力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—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青澀芷蘭菁英培育發展協會為例
|
林耀南 |
104 |
蘇連瓔 |
非營利組織品牌形象與捐款之研究-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為例
|
劉一龍 |
104 |
郭家吟 |
非營利組織志工組織承諾與志願服務參與之研究:以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為例
|
劉一龍 |
104 |
廖慧文 |
非營利組織發展策略規劃之研究-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為例
|
李禮孟 |
104 |
史淑樺 |
非營利組織內部行銷之研究~以創世基金會為例
|
黃浩然 |
104 |
余慧玲 |
預約人生下半場—身心障礙者雙老家園之研究
|
李禮孟 |
104 |
趙榮琳 |
由「居住」到「生活」—日本社會住宅的社會整合與創新
|
周宗穎 |
104 |
管珮安 |
非營利組織職場內霸凌行為成因與影響之研究:檢驗情感事件理論之效力
|
陳正和 |
104 |
徐鈞庭 |
社會效益如何存在?弱勢婦女創業之投資社會效益(SROI)個案研究
|
吳宗昇 |
104 |
藍婉今 |
非營利組織之社會效益評估-以法律扶助基金會卡債受扶助人為例
|
吳宗昇 |
104 |
陳鋐邦 |
外勤基層消防人員之心理資本、主管支持、 工作倦怠、犬儒主義及職家衝突之關聯性研究 -以新北市消防局為例
|
林耀南 |
104 |
顏秀妃 |
醫護人員對糖尿病衛教影片接受之探討
|
黃浩然 |
103 |
李蕙婷 |
翻轉金融-台灣原鄉友善環境小農微型貸款營運模式之探討
|
李禮孟 |
103 |
陳志吉 |
台灣血液基金會的行銷策略及募血成效評估
|
胡哲生 |
103 |
李碧雲 |
糖尿病共同宣導活動之組織互動關係
|
胡哲生 |
103 |
劉宜芬 |
閃亮新星上學趣—自閉症兒童入國小準備班之服務實踐分析
|
羅秀華 |
103 |
莊柏辰 |
非營利組織應用「目標管理」有效性影響因素之研究
|
周宗穎 |
103 |
劉欣明 |
非營利組織推動生命教育成效研究~以新北市都會型國小為例
|
劉一龍 |
103 |
黃姿綺 |
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改制行政法人之成效研究
|
郭國泰 |
103 |
李月雲 |
非營利組織運用行銷之探討—以創世基金會為例
|
郭登聰 |
103 |
秦舜玲 |
海外義診之實踐社群:台灣路竹會之個案分析
|
李禮孟 |
103 |
陳璽羽 |
非營利組織事件行銷實務研究-以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「不老騎士」為例
|
李禮孟 |
103 |
張玉芳 |
企業型社福基金會運作與母企業經營互動關聯—以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為例
|
胡哲生 |
102 |
廖俶滇 |
重建銀色幸福--以「在地老化」展現木柵浸信會的老人服務
|
羅秀華 |